导弹艇在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属于高机动性火力单位,主要分为对舰输出型和多功能型两类。RB7导弹艇作为典型代表,白板DPM约3500,单发伤害中等但攻击频率较高,适合前期对抗护卫舰和驱逐舰。其策略技能可针对巡洋舰提升60%伤害,但后期面对高护甲目标时输出效率会显著下降。CVM011重型导弹艇则具备更强的爆发伤害和防空能力,子系统可提供额外对舰火力。导弹艇普遍存在护甲薄弱的问题,生存依赖闪避属性和战术部署。
前期优先提升冷却缩减、基础伤害和暴击率,以弥补单发伤害不足的缺陷。中期根据战场环境补充针对性策略,例如对巡洋舰特攻或防空强化。虚灵隐身导弹艇的加点侧重闪避属性,需将冷却、暴击、伤害与闪避技能全部点满。动力系统建议选择炮艇闪避提升生存,装甲系统优先隐私涂层。防空火炮子系统可提供额外对舰输出,但需注意其攻击逻辑会随目标切换而变化。
导弹艇需配合航母或战巡使用,通过增援功能突破指挥值限制。部署时应利用其曲率速度优势执行快速打击任务,避免正面接敌。阵型安排上通常置于舰队前方,发挥其拦截和骚扰作用。RB7导弹艇适合编入快速反应部队,针对中型舰船实施集火。CVM011则可作为多功能支援单位,兼顾对舰与防空职责。导弹艇不适合单独行动,需与主力舰队保持协同。
资源分配方面需注意导弹艇的性价比曲线。前期可投入资源培养,但后期需逐步替换为更高级舰船。采矿时可与工程船混编提升效率,721运输舰能缓解仓储压力。维修周期较长的问题需通过双工程局加速解决。在星系开拓阶段,导弹艇适合执行侦察和区域封锁任务,但需避免过度消耗在低价值目标上。战术上可利用其高速特性实施伏击,或封锁野怪刷新点获取经验。
导弹艇的装备选择遵循功能专精原则。攻击型装备优先提升导弹命中率和穿甲能力,防御型装备侧重闪避加成。不推荐混合装配模式,会削弱核心功能。护航艇生产线解锁后,可批量生产补充战损。注意导弹艇对战机单位的克制关系,遭遇敌方护航艇集群时需及时撤退。技术储备应优先用于提升主武器伤害系数,次要考虑生存强化。
导弹艇是过渡期的重要战术单位,需根据战场态势动态调整使用策略。其优势在于建造成本低、部署灵活,但存在输出天花板。合理运用可有效控制前期节奏,为高级舰船研发争取时间。后期转型阶段可保留部分精锐单位,承担特定战术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