拆解敌方基地需要根据目标防御强度合理搭配舰船类型。高效拆解的核心在于平衡火力输出、生存能力与功能性,通常以战列巡洋舰为主力,搭配巡洋舰提供辅助火力,同时配置工程舰保障后勤支援。战列巡洋舰凭借高护甲和重型武器成为攻坚首选,而巡洋舰能填补火力间隙并承担部分防空职责。
战列巡洋舰中,新君士坦丁大帝级或太阳鲸级航母改装型适合承担拆解任务,前者侧重对舰火力,后者可搭载舰载机扩大打击范围。巡洋舰推荐光锥级或艾奥级,光锥级擅长远程压制,艾奥级则具备攻城特化模块。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舰种,混合编组能应对敌方基地的多样化防御体系,例如防空炮阵列或护盾生成器。
工程舰是拆解行动的后勤保障,诺玛支援型或AC721载机型可提供维修与资源补给功能,确保舰队持续作战能力。拆解高等级基地时,建议优先摧毁指挥系统与能源核心,此类关键部件瘫痪后,剩余防御设施会逐步失效。若敌方基地配备大量护航艇或战机,需额外编入防空特化舰船如枪骑兵防空型或海氏追随者战机。
战术层面建议分阶段推进:首轮打击聚焦防御设施,次轮清理残余舰队,最终瓦解基地结构。扫描功能可提前获取敌方布局,但需消耗探测器资源。拆解完成后,及时回收残骸资源并部署前哨站巩固占领区域。该流程需结合实时战况调整,灵活调配舰队优先级是成功拆解的核心原则。